2023年出品,Nicholas D. Johnson和Will Merrick聯合導演。
瓊恩的母親和男友凱文去哥倫比亞旅行後失蹤,心急的她用網路與最新科技跨海尋母,卻發現母親有另一個身份,案件撲朔迷離。
續集導演雖然換人,拍攝風格一樣延用2018的首集,全以電腦螢幕畫面與即時通訊軟體為主。續集節奏更快,使用技術也隨之更新,融入跑腿達人、智慧手錶、觀光景點即時影像,揭露現代人對新技術與服務的依賴,並諷刺其中的漏洞與弊端。
上一集是父親找女兒,續集改成女兒找媽媽,情節更細緻。劇情翻轉再翻轉,從凱文疑似綁架媽媽,到媽媽自導自演消失,一度讓人聯想到《控制》,直到神秘人士登門,揭開瓊恩母親大義滅親的過往,出乎意料的結局,令人佩服編導的頭腦。
瓊恩辦案高明,狠狠洗臉無能的警方,這點也算是編導教訓第一集別有用心的警察,不過瓊恩錯估凶手比她更會算計,懂得用情感操控人心。其實前段的家庭影帶和帳號刪除,便為後續的躲藏危機與真凶登門鋪哏,只是片子要注意的細節太多,一不留神便會錯過關鍵。
上一集是爸爸和女警結為破案夥伴和心靈依靠,本片則改成瓊恩和跑腿達人哈維結為莫逆,不過本片的哈維幽默而且沒架子,讓本片相比前作輕鬆不少。值得一提,兩部片的協尋幫手,都有為人父母和子女相處的難題,成為該系列的母題,刻畫父母對孩子不計代價的愛,然而兩片也都出現過度扭曲的父母,引人深思親情的界限。
瓊恩憑搜尋引擎便可在家辦案,解謎速度之快,思路又清晰,簡直如現代福爾摩斯,實在不可思議。然而案情登上媒體,網紅評論如雪片般飛來,光憑她敲鍵盤檢舉和回擊,根本無法阻止謠言,顯現輿論風向對辦案的助益有限,私訊騷擾更是影響家屬,必要時刻她還是要實際出動,才能破解凶嫌的目的。
隨著科技進步,人們透過新媒體創造另一種形象和人生軌跡。正面來說,可以增加人際交流的機會,節省時間並提升便利性,甚至能換個身份躲藏起來,展開另一段人生。壞處是新技術本身漏洞百出,使用者跟透過技術接近你的人意圖不明,稍有不慎便淪為犯罪工具。
作為燒腦的犯罪推理片,如果只是把本片當作首集的反複製就太小看了,本片在節奏、技術和劇情上都完勝前作,而且還諷刺了時下流行的聳動實境影集,與急於成名的小咖演員,並狠戳資安漏洞。幸好,該系列始終圍繞親情,在眼花繚亂中仍讓人停下來反思父母對孩子的保護與無微不至的愛,不然純解謎,看完只會覺得像跟陌生人玩了場密室逃脫,玩完了卻沒有情感的共鳴點。
喜歡我的文章嗎?
歡迎使用街口支付,
掃描以下條碼,
請我喝杯咖啡,
支持圓點點持續寫作喲!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