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劇情描述曾是法國女權運動推手的瑪德蓮年事已高,彎腰、開車都嫌吃力,一件毛衣的重量都無法承擔,忍受身體老化痛苦的她決心在自己的生日派對向子女宣佈自己的死亡日期,引來子女的不諒解與衝突。

 

final lesson001.jpg

 

最後的告別

 

身體衰退能做的事有限,導演一直特寫瑪德蓮的手,你看到歲月的痕跡,也看到她多努力有條不紊地整理遺物,一件件收拾包裝、貼便條紙,只有她才瞭解自己的身後事,然而她的子女從來沒準備好面對哀傷失落的歷程,尤其兒子對母親長年在外忙碌的怨懟,他怎能接受母親決定死期,千方百計要阻止母親的計劃,發簡訊給家族的人痛斥妹妹黛安支持母親、瘋狂對母親怒吼。黛安的內心也不好過,她看見母親穿上尿布了解母親慢慢失去身為人的尊嚴,決心陪母親走過人生最後一段時光,陪著她吃大餐、鑽醫療漏洞拿藥、見摯愛,靠著家庭錄影帶想起過往的美好,卻也逃不過內心的罪惡做噩夢。

 

 

final lesson002.jpg

 

 

尊嚴死

 

有人說尊嚴死就是合理化的自殺,這兩者的差異在於前者是忍受身體的病痛讓人同情,後者是拒絕為人生負責,多數時刻是為了逃避人生課題。一個人要死需要下很大的決心,通常自殺都會被說成「輕生」、「想不開」,從精神病理學的角度來看,想自殺的人可能是情感性疾患或是精神病患,他們大腦分泌出現問題,精神上的痛苦以致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

 

人是否有自由決定自己的生命終點呢?美國奧勒岡州1997 年支持尊嚴死法案通過,醫師必須確定病患僅剩不到六個月的生命,而且病患不受精神疾病所苦,必須有十五天的等待治療期,該法案允許有行為能力的末期病患尋求終結生命。(引自變態心理學,John Wiley & Sons,Inc.)

 

世界各地掀起討論尊嚴死的風潮,要討論死就不能不正視生。如果人生的最後一段像瑪德蓮一樣痛苦,身體無法動彈,連從馬桶上站起來關火都有困難,這樣活下去還有意義嗎?子女有未完的遺憾,但瑪德蓮的問題恐怕不是有人照顧就能解決,即使有樂觀的非裔女看護相伴,以及溫暖女兒的陪伴,也還是無法阻止身體逐漸喪失功能的問題,對生命逐漸凋零的無奈,既不是憂鬱或老年失智,更不是幻想,而是活生生地等待死神的迎接。

 

 

final lesson003.jpg

 

 

 

老人安養與照護

 

隨著高齡化社會的來臨,老人安養的議題逐漸被重視,也許我們的社會還不到可以討論尊嚴死的時刻,連是否要簽署放棄急救同意書都還會有爭論,至少我們可以先想想自己能做些什麼,如何打造對老人友善的環境,比方說居住環境的改造,有電梯讓老人不用承擔爬樓梯的苦,浴室加裝輔助手把讓老人站立不會滑倒,這些都是政府可以效法北歐國家的地方,不然會有多少人像電影裡瑪德蓮的兒子一樣只想把母親送進安養院。

 

 

 

final lesson004.jpg

 

 

 

優雅轉身

 

「最後一堂課」讓你思考生死議題,一部法國片總讓人又哭又笑,觀眾跟著女主角承擔失去母親的痛,兒子空有開衝浪店的不切實際,丈夫對有機蔬果的喋喋不休,生活緊繃到極點還有個看護小鮮肉冒出來教她跑步放鬆,陌生人的意外安慰撫慰人心,幸好沒演變成一段戀曲,不然劇情的走向恐怕會歪掉。很多人說法國女人最優雅,看到黛安穿上母親的紅洋裝是繼承身型上的優雅,瑪德蓮的優雅離去令人驚嘆,黛安的放手優雅也讓人佩服。何時台灣也會拍部這樣的關懷老人議題或生死課題的電影呢?電影題材的多元是法國電影的優勢,不見得有大卡司,扣人心弦的故事才是讓電影永久流傳的關鍵。

 

 

喜歡我的文章嗎?

歡迎使用街口支付,

掃描以下條碼,

請我喝杯咖啡,

支持圓點點持續寫作喲!

 

我的收款QRCode 002.jpg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尊嚴死 安樂死 自殺
    全站熱搜

    圓點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