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出品的紀錄片,由從業多年的音效混音師米奇科斯汀導演,請來好萊塢知名導演與音效設計師,暢談電影音效的幕後秘辛。
音效功不可沒
紀錄片邀請多位導演談論與音效工作者合作的故事。會說故事的導演,絕對不會只跟攝影師和演員混熟,他們會善用音效為畫面加分。
本片從默片時代談起,當時現場奏樂蔚為風潮。直到1927年《爵士歌手》上映,揭開聲音與畫面同步的有聲電影歷史,聲音成為電影不可或缺的一環,能帶動票房,也能操弄觀眾。
起初的音效其實很罐頭,各家片廠擁有專屬的音效庫,這群幕後工作者只能關起來,沒人知道他們在做什麼。直到喬治盧卡斯、法蘭西斯科波拉與華特莫區成立公司,大玩音效設計,即便初試啼聲《五百年後》慘賠,卻開啓用聲音增添故事重量的一扇窗。
常被遺忘的一群
每位導演都有自己御用的音效設計師,像是柯波拉配華特莫區,喬治盧卡斯配本貝爾特,史蒂芬史匹柏則與蓋瑞雷斯同合作多年。音效師幾乎有相似的童年,以錄音帶錄製廣播或大自然之聲,自行剪輯出變化多端的作品,也為這群幕後職人打下良好基礎。
像是本貝爾特四處錄製動物的聲音,用倒帶反覆實驗設計出《星際大戰》的音效,成功建構出科幻世界的角色;連光劍都有自己的音效,可說是用心良苦。而蓋瑞雷斯同則是皮克斯動畫的御用音效設計師,利用聲音讓動畫人物活靈活現,甚至有種彈跳的喜感。當然,更不能忘記的是為《教父》打造音效的華特莫區,把黑幫的故事增添人物的內心衝擊,以及《現代啓示錄》使用立體聲設計,讓觀眾身歷其境。
音效以外的聲音
紀錄片以人聲(Voice)、音效(Sound effects)與配樂(Music)三大塊為主軸,一一介紹,回溯人對聲音的認識,從待在母體就開始。有聲電影問世,聲音可以玩的方式更多,不是只有音效才重要,人的聲音就有獨特的情感與魅力。像是《亞果出任務》,如果沒有群眾的呼喊聲,怎能顯現緊張與壓迫?而演員現場的對白與情緒不夠濃烈,事後的同步對話錄製才能填滿戲劇的張力,在在揭露出聲音對畫面的影響力不容小覷。
環境音、擬音,自然是虛構故事的基礎。我們看到勞勃瑞福大談《大河戀》的聲音,帶他重溫童年沈浸自然的回憶,不自覺想起幼時的美好。看著諾蘭的音效剪輯師理查德金踩雪,模擬全面啓動的人物奔跑聲,逐漸明白這群音效師常被觀眾遺忘,因為我們習慣的是眼見為憑,卻忽略了無縫接軌的聲音,影響力之大。
最後談到的是配樂,當然這部分恐怕要觀賞3/27上映的《聲入奇境:經典配樂大師》,才能瞭解更深入的故事。不過,配樂的確是一般人對電影聲音最印象深刻的部分,情感氛圍、人物內心乃至角色對抗,靠的其實是比音效更複雜與不著痕跡的配樂來鋪陳。
用耳朵看電影
《電影音效傳奇:好萊塢之聲》,講述音效職人的工作甘苦談。筆者佩服這群人游走各地錄製音效、反覆剪輯,不辭辛勞創造出符合導演與滿足觀眾的音效。在好萊塢的制度下,資金為重,創意往往被抹殺,音效設計師成為無名工作者,日以繼夜打拚,甚至沒有時間陪家人。然而,他們大多早早知曉熱情所在,不論是擁有理念,把興趣變成工作,或者是精英無暇分神幫忙,老二才浮上台面,他們談起創作的過程,眼神銳利又興奮,這就是最讓人羨慕的地方。
片子讓你把耳朵豎起來,以後看電影不光是「看」,而是「聽」,看完片子會認真看看演職員表,想想音效設計師的名字,這就功德無限了。
喜歡我的文章嗎?
歡迎使用街口支付,
掃描以下條碼,
請我喝杯咖啡,
支持圓點點持續寫作喲!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