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賞電影時,你是視覺型還是聽覺型的觀眾呢?走出戲院,你會回頭找電影配樂來聆聽嗎?3/27上映的兩部紀錄片,帶領觀眾一窺電影配樂的幕後祕辛。一起來看看這兩部片分別在談些什麼吧!
《聲入奇境:經典配樂大師》
本片收錄《阿拉伯的勞倫斯》莫里斯賈爾、《巴黎野玫瑰》蓋布瑞雅德、《水底情深》亞歷山大戴斯培、《衝擊效應》馬克伊夏等配樂大師的訪談片段。
作曲家就跟導演一樣,有思想不夠,要懂得延伸才厲害。一般人看電影,著重的是視覺的體驗,頂多注意到故事陳述與角色轉折,很容易忽略音樂的重要性。然而,本片呈現音樂可以是角色的輔助,兩段分別為兩個角色打造的音樂,依序出現,彼此相疊,最終融為一體,不用眼睛看得到的實質擁抱,就能感受到那股情感的結合,這就是配樂的高深。
電影配樂是受電影啟發而生,不是無中生有。每個配樂家受的訓練不同,可是必須學習聆聽自己不愛的音樂,甚至應導演要求寫出某種風格的曲子,讓人看到配樂家廣泛學習與聆聽的用心,乃至妥協與臣服。妙的是,我們以為大家不再聽古典樂了,電影配樂家卻讓古典樂融入電影,讓它有了生命的延續,而不是待在一個只有少數人喜愛,外人難以親近的音樂會。
作曲需要靈感,並非關在一個地方就能浮現源源不絕的音符。作曲家受資金投入、時間與創作自由來決定作品的品質。片子提到好萊塢讓作曲家定型的無奈,被逼著產出類似風格的配樂,實在讓人想死。另外,當情境聲取代風格鮮明的配樂,作曲家變得不再突出,畫龍點睛的角色式微了,讓人替他們抱不平。
看完片子,筆者發現在家看片是練習觀賞電影的絕佳方法。通常在戲院看,第一次會很震撼跟融入,可是要找出影像跟配樂的細膩交融,需要在家反覆播放,才能抓住創作者的安排,反思與拆解各種可能性。我們總會震懾於劇情片的起承轉合,本片相對來說平實,卻是一種最真實的學習與理解。
《聲入奇境:經典配樂大師》帶出配樂家不僅是音樂人,也是電影人,是成就電影不可或缺的角色。成功的配樂,不是讓你走進電影的氛圍,是整個跌進去。觀眾在跌的過程中,不論是喜悅或是難受,只要心有所感,就能帶著這份情感記憶活著。當身體不自由,靈魂卻可以遊蕩各地、回味影像,這就是音樂超脫形體限制的厲害。
《奧斯卡配樂大師:亞歷山大戴斯培》
紀錄片以國際名導爭相合作的配樂大師亞歷山大戴斯培為主角,帶領觀眾回味他的經典配樂,聽他娓娓道來創作歷程,並呈現他認真投入、揮灑熱血指揮交響樂團錄音的畫面。
亞歷山大從小聆聽各式音樂,中學迷戀笛子與銅管樂器,到後來以《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一戰成名,不變的是其對創作的熱情與紀律,更棒的是不因成名而忘記合作夥伴,永保踏進電影配樂圈的初衷。
電影配樂畢竟是為影像與故事而生,作曲家必須透徹了解導演的想法,替角色打造演員表現以外的戲劇性,在創作過程勢必要妥協,來回修改是家常便飯。然而,亞歷山大以特有的幽默與修養,對待演出配樂的夥伴以及導演,絲毫未現暴怒與無奈,讓人佩服不已。
本片與《聲入奇境》有著相似的片段,算是姊妹作,可一併觀賞。特別的是,專注在亞歷山大戴斯培這位創作不輟的作曲家,重現經典電影與配樂,讓觀眾跳脫觀賞電影先以視覺為主的習慣,認真聆聽《黛妃與女皇》、《印象雷諾瓦》、《獵殺幽靈寫手》等片的配樂,印證了音樂是電影的第二生命,不僅是情境氛圍的最佳推手,也是角色心境的獨特旁白,甚至可以操弄觀眾的情緒。
筆者很愛多位與亞歷山大合作的導演接受採訪的畫面,呈現了對作曲家的尊重與敬佩。影像工作者不見得懂音樂,更遑論電影配樂。這些導演充其量只能告訴亞歷山大喜歡或不喜歡的音樂,是哪裡不對勁、該怎麼修,全憑亞歷山大的理解與溝通,這就相當考驗功力了。畢竟對一個作曲家來說,他肩負決定電影調性的使命,亞歷山大戴斯培要為不同風格與類型的電影創作曲目,手上恐怕有多個計畫,他必須記得哪裡要修改,要隨時寫下靈感湧現的旋律,不然久而久之便會遺忘,也難以對其他人交代。
看亞歷山大指揮交響樂團的片段,樂在其中、活潑有勁,顯現對工作的熱情。他能從歐洲跨入好萊塢,成為世界頂尖導演指名合作的作曲家,中間的辛苦可想而知。尤其替《哈利波特》這樣先前已經有找其他配樂大師的大片譜曲,壓力龐大,千萬不能出錯,不然可是會顏面盡失。
紀錄片短短62分鐘,看起來不太過癮,但是能讓不了解電影配樂的門外漢,激起想去找原聲帶來細聽的心,就已經發揮功用了!
音樂是一道牆,讓漂泊的心有了依靠。電影配樂的大功臣,也許沒有多少人知道。他們譜寫的旋律會流傳,在生命的某個時刻,帶領我們回到那個觀影的當下,也許是震撼,是淒美,是令人難受,這樣的感受是會存在血肉與骨頭裡的。人之所以為人,就是因為獨特的情感與記憶,而音樂更是兩者的絕佳投射與輔助。
喜歡我的文章嗎?
歡迎使用街口支付,
掃描以下條碼,
請我喝杯咖啡,
支持圓點點持續寫作喲!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