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伯萊納導演,伍迪哈里遜、詹姆斯馬斯登、湯米李瓊斯等人主演的劇情片。
根據真人實事改編,描述蘭戴與史托貝爾兩位記者,揭開911恐怖攻擊後,布希政府濫用權力出兵伊拉克的真相。
新聞材料佐追查真相
電影揭開新聞工作的真諦,描述911事件的發生到後續的政府決策,在兩位記者鍥而不捨的追查下,暴露愛國者被少數人操弄,士兵陷入混沌不明的戰爭,如同那位還來不及上場廝殺就被炸彈毀了一生,導致後半輩子動彈不得的軍人,終於看清戰爭的無情以及政府的愚弄。
新聞工作的魅力在於讓大眾知道真相,故事呈現兩位記者不被認可,甚至被愛人質疑,擔心阻礙政府的計劃而被竊聽,在自我懷疑中依然堅定信念。故事其實平凡無奇,大眾對於美國出兵伊拉克的陰謀略知一二,主角們訪問官員與線民的過程中發現少數人的決策漏洞百岀、不合情資蒐集流程,對照國防部長似是而非的言論顯得諷刺,而紐約時報不僅捷足先登,還發佈強化政府立場的報導,更讓兩位記者火大。
大牌巨星加持
片子大牌雲集,羅伯萊納演出努力不懈的報社老闆,以平穩實在的演技震住全場,動動手指頭、打電話等細節均顯現其勢在必行、果斷與智慧。湯米李瓊斯的出現則蓋過其他人的光芒,讓伍迪哈里遜與詹姆斯馬斯登氣勢薄弱。以《惡靈古堡》聞名的蜜拉喬娃薇琪以及性感女星潔西卡貝兒在片中淪為大花瓶,幾乎沒什麼表現機會,可說是相當可惜。
草率收場
電影以數據資料說明美國出兵伊拉克導致的傷亡與耗時,真正的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從來沒有人發現,將海珊政權與賓拉登混為一談、模糊焦點,根本是無稽之談。布希政府言之鑿鑿的恐怖言論加深了民眾的恐懼,也合理化出兵,苦果卻是真正打仗的士兵承受。
片子呈現的不僅是國與國之間的戰爭,還包括主流與非主流媒體的對抗,令人莞爾的是紐約時報一面倒替政府背書的報導,最後竟自打嘴巴、被迫道歉,算是給蘭戴與史托貝爾遲來的肯定。
片尾兩位記者現身訪談的片段相當令人驚喜,末了卻草草結束,令人扼腕。電影整體而言沈悶嚴肅,不是大眾喜愛的口味,如果是為了看劇情不免大失所望,不過片子製作精良,重現兩位記者撕開布希政府的假面具,推倒以謊言堆砌成的高牆,那份堅持是不論經過多少年都值得回味的。
(本文為yamMovie電影特區邀稿,文字版權為本人及yamMovie電影特區共同所有,非經同意不得轉載使用,原文連結按此。)
喜歡我的文章嗎?
歡迎使用街口支付,
掃描以下條碼,
請我喝杯咖啡,
支持圓點點持續寫作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