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出品,皮耶托馬切羅導演的義大利劇情片,飾演男主角的路卡馬林內利並以本片獲得威尼斯影帝。

 

故事根據美國作家傑克倫敦的半自傳小說改編,場景從舊金山搬到義大利那不勒斯。描述出身貧寒的馬丁伊登,愛上中產階級的文青伊琳娜,就此研讀文學名著,立志成為作家。然而,馬丁與伊琳娜的階級差異與思想隔閡,讓他們漸行漸遠。一日,多次被退稿的馬丁,終於獲得某家雜誌的賞識,作品一時洛陽紙貴,愛人也回頭懇求再續前緣。

 

馬丁伊登001.jpg

》》預告片

 

 

熱血沸騰的寫作魂

 

傑克倫敦以白牙》、《野性的呼喚等作品為人熟知,馬丁伊登前半部拚命投稿,卻無人賞識,算是他的親身經歷,而結尾更是令後世把他冠上「一個把自己寫死的作家」的原因。

 

馬丁伊登小學沒讀完就輟學,四處打工、航海,練就健壯身材與見義勇為的精神。當他接觸文學,把書當食物一樣細細品嘗,不免被姐夫視為不事生產的米蟲,那份無人理解卻讓他一腳踏入文學創作。

 

故事描繪一個作家的崛起,必定歷經艱辛。馬丁為了專心寫作,避開總是語帶嘲諷,只想把他納為員工的姐夫,於是搬到鄉下,住在火車上認識的瑪麗亞家,成日捧著打字機敲敲打打。馬丁不僅要忍受創作的孤獨,也必須接受一再退回來的稿件,失望之情溢於言表,可說是每個有夢想卻一再受到打擊的人,看了會心有戚戚焉的橋段。

 

熱血沸騰的寫作過程,是故事最有活力與希望的部分。當馬丁的稿子首得刊載,收到稿費的當下,從病榻上坐了起來,喜極而泣,堪稱最鼓舞人心的片段。可是,成名後的馬丁反而鬱鬱寡歡,甚至自甘墮落。一席馬丁出席新書發表會的言論,究竟是譁眾取寵,還是真的瘋癲,沒有人細探,只因為他們看到的是已經衣著亮麗的馬丁,在乎的是他的盛名,而非吃盡苦頭,從底層爬上來的過程。

 

馬丁伊登004.jpg

 

 

愛的降臨與背叛

 

片子講述兩段馬丁的感情,一是心愛的未婚妻,二是曾一夜溫存的女侍。前者勸說馬丁回去讀書,自始自終不信任馬丁會成功,只期望他變成可以匹配中產階級的對象,而後者則跟馬丁一舞定情,纏綿一夜就不了了之,卻在多年後不惜為馬丁拋棄男友,在他心碎時給予溫暖。

 

兩相比較,你會陷入哪段愛情呢?愛上丹妮絲薩迪斯科演的女侍不意外,畢竟她可以為了真愛一卡皮箱走天下,充分瞭解男人光鮮亮麗的外表下是脆弱的心,而她正可以發揮溫柔體貼的特質,也不用馬丁改變底層階級出身所造就的詞彙使用以及頑強性格。然而,潔西卡克雷西演的伊琳娜,絕佳的氣質與談吐,男人的確會一見傾心,可是末了文青形象一夕粉碎,骨子裡難改中產階級的高高在上,愛情的背叛宛若一把利刃插在馬丁的胸口。文青女神給的傷害,讓馬丁看清社會的現實,對人性徹底絕望,注定走向毀滅。

 

馬丁伊登002.jpg

 

 

是誰變了?

 

如果時間停在馬丁與女侍共度春宵的夜晚,沒有伊琳娜的出現,必定少了大作家的出現,可是按照生命的演進,馬丁必然走向悲劇。他的生命就是一部血淚史,被看輕或吹捧,懂斯賓塞與達爾文,能與年輕法官激辯社會主義、個人主義與自由主義又如何?他終究無人能理解,內心的孤獨可想而知,最慘的是發現愛情無法純粹的現實。

 

看完片子,我自問馬丁的結局是否要歸於誰的錯?是成名後的他變了?還是這世界太不可理喻,看見名人就換個嘴臉?無論如何,電影給我一個悽涼悲壯的收尾,初看錯愕不已,深思後又覺得有那麼點道理。不是因為用腦袋去理解他的處境,而是用心去感受,體會到他經過勞動的苦難、愛情的劫難,最終,比悲傷更悲傷的是過不去自己這一關,他無法回到勞動賺錢買書的喜悅,也不能忍受名利世界的汙濁。

 

馬丁伊登003.jpg

 

馬丁伊登以復古質感、粗顆粒的畫面穿插其中,有種欣賞紀錄片與老電影的趣味。路卡馬林內利成功詮釋一個作家的崛起與墮落,外型與思想談吐變化性十足,可以飾演滿臉木炭、黑眼圈掉到臉頰的苦工,也能當起伸展台模特兒,穿起西裝只為了匹配未婚妻的社會地位。最妙的當屬發言像射箭一樣精準又連續,一幕被記者朋友拱上台的戲,高談闊論社會主義革命者的盲點,工人從老闆的奴隸,變成工會的奴隸,可能比老闆還可惡,彷彿一記重拳打在人家臉上。

 

片子用味道來形容,是融合血與土的濃郁。有底層階級最直接的凝視、被壓榨的艱辛乃至反抗的爆發,用哲學與文學穿插其中,有腦袋激辯與美感呈現,看完會讓人覺得醉醺醺的,很過癮,也想讓人再看一遍。

 

》》延伸閱讀《從前,有個好萊塢》

 

喜歡我的文章嗎?

歡迎使用街口支付,

掃描以下條碼,

請我喝杯咖啡,

支持圓點點持續寫作喲!

我的收款QRCode 002.jpg

arrow
arrow

    圓點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