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9年出品的波蘭劇情片,馬歇爾皮爾修扎編導,大衛奧格羅尼克主演。

 

 

劇情描述波蘭盲眼天才鋼琴家米提克柯許傳奇的一生。出生於農村的米提克,幼年失去視力,在盲童教養院長大,接觸鋼琴後展現過人天賦,進入音樂學校更被寄與厚望。本來他一心想朝古典鋼琴發展,卻受美國爵士樂大師比爾艾文斯啟發,決定朝爵士鋼琴邁進。

 

 

當蒙特勒爵士音樂節的冠軍,讓出獎杯給心目中的第一名--米提克,他瞬間聲明大噪,受邀到各處巡迴演出。然而,米提克名利雙收的同時,好友古奇歐的離去、女歌手蘇莎拒絕他的求愛,讓他選擇沈溺酒精以忘卻孤獨,終在二十九歲時墜樓身亡,結束璀璨卻短暫的人生。

 

 

004.jpg

 

 

 

 

崎嶇人生

 

 

 

電影往來於米提克的現場演奏與慘淡童年,以情感奔放又真情流露的曲目,帶出主角可憐的處境與孤寂。米提克從母親那習得用琴鍵記下顏色的方法,演奏樂曲就像在畫畫,即便失去視力,他保留了與世界溝通的方式,也證明了自己的能耐。

 

 

人生是禍福相依,米提克的視力問題遺傳自父親,狠心的父親卻一度想置他於死地,到了晚年也嚐到苦果,父子愛恨交織,既熟悉又陌生的情感,一覽無遺。當鏡頭掃過米提克的老家與務農的兄弟,從吃李子的舉動對比出兩人的教育程度差距,倒讓人覺得米提克失去視力未必是壞事,反而擺脫貧窮,有了展現音樂才華的舞台。

 

 

 

 

音樂與聲音

 

 

片中的配樂由「波蘭爵士怪傑」萊舍克莫傑爾操刀,行雲流水、恣意狂放,搭配大衛奧格羅尼克精湛又投入的演出,每一次的演奏就像在宣洩被遺棄的憤怒、被拒絕的臉上無光,還有無人知曉的委屈。而一首「伊卡洛斯」,更是隱喻米提克的悲劇人生,彷彿暗示了他注定無法永久享受幸福。

 

 

美妙的樂曲,人人都愛,然而片子特別放大觀眾的各種聲響,諸如對米提克的質疑、不自覺的小動作,讓人倍感不適,也帶出米提克要能靜下來在觀眾面前演奏,壓力爆表。筆者喜歡米提克利用敏銳的聽覺和人互動,老說著自己其實是假裝看不見,又或是揶揄瞧不起他的對手,明明見過面,卻忘得一乾二凈,獨樹一格的幽默,令人會心一笑。

 

 

音樂是無國界的語言,當米提克與偶像比爾艾文斯相遇,起初雞同鴨講,拿出黑膠唱片請對方簽名,哼起兩人嫻熟的旋律,立刻成為知己,顯現米提克要想跨足美國,不懂英文絕對不是問題。而一場他與波丹達諾維奇互尬琴藝的戲,相當痛快,更證明了沒有永遠的敵人,音樂就是他們的橋樑。

 

 

 

 

 

 

愛情的不圓滿

 

 

米提克琴藝精湛,情場卻失意,尤其向女歌手蘇莎求愛被拒,蘇莎礙於兩人是合作關係,死命拒絕和他發生關係,更在悲劇後矢口否認兩人的情愫。米提克曾向蘇莎提議一同前往美國發展,口吃的蘇莎潑了他一桶冷水,瓦解了他的國際夢,傷透了他的心,即便後來遇上女侍瑪塔,似乎還是無法填補情感的空虛。

 

 

一個天才鋼琴家,知心好友不多,靈感乍現的樂曲也難找人分享,最後寄情於酒精,跟路邊遊民成為朋友,箇中酸楚只有自己才懂。都說上帝為你關一扇門,會為你開另一扇窗,米提克的人生有太多人關門離去,留下黯然神傷的他,他無法追上前去、問個究竟,只能靜坐忍受孤獨與無奈。但是,他需要的不是同情,他有足夠的勇氣與骨氣,走上自己該走的路,讓我們看到他的世界不是黑白兩色,而是色彩繽紛、希望無限。

 

 

《只有悲傷才是美麗的》,敘事、演員、剪輯、運鏡與配樂,表現優異,成功描繪天才鋼琴家的美麗與哀愁,結尾更讓人想起《鳥人》裡渴望展翅高飛的Birdy。米提克超越琴鍵、訴諸情感,可以成為典範,但那是做給別人看的。他戲劇性結束生命,留下謎團與後人無限懷念。他超脫肉體枷鎖,追尋自由與自我的那股意識,才是不朽與至高無上的。

 

 

 

》》延伸閱讀《當幸福提早來》

 

喜歡我的文章嗎?

歡迎使用街口支付,

掃描以下條碼,

請我喝杯咖啡,

支持圓點點持續寫作喲!

我的收款QRCode 002.jpg

arrow
arrow

    圓點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