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9年金馬經典影展的「義大利電影課」,介紹義大利新寫實主義,精選狄西嘉、羅塞里尼、安東尼奧尼、費里尼等義大利導演的代表作。其中費里尼自成一格,他執掌的電影,不一定有特定的主角,而是讓角色的經歷成為本體,主角反倒變成影子,遊走於夢境、幻想與現實的考驗,有流浪藝人的辛苦掙扎,也有離不開小鎮的大男孩,更經典的是上流社會的奢華虛無、狗仔隊的八卦追星。

 

看完費里尼的電影,你可能不記得角色的名字或故事,但你會醉心其中的歡樂跳舞、人物的曲折經歷,更難忘的是處境慘淡卻在黑暗中發光的微笑。2020適逢義大利名導費里尼百年誕辰,金馬經典影展推出費里尼專題,洋洋灑灑放映了大師的24部作品,圓點點觀賞了其中幾部,介紹給喜歡老電影的觀眾囉!

 

《小牛》(1953)

 

海邊小鎮,一群無所事事的男子,號稱「小牛幫」,有的奉子成婚,卻仍花心不斷;而埋首於寫作的劇作家,卻差點被偶像染指;總愛大張旗鼓的,老是依靠媽媽與妹妹過活;而歌喉頗佳的,卻離不開故鄉大放異彩;略帶憂鬱的青年,竟是唯一離鄉的成員。

 

費里尼的半自傳電影,刻畫一群不想長大的男人,他們的妻子與父母,可憐又恨鐵不成鋼,盡顯義大利傳統家庭的緊密情感。看男人花心成性,左勾老闆娘、又勾女演員,讓人驚呼其把妹手段之高明,而父親用皮帶懲罰愛作怪的兒子,令人哈哈大笑又鼓掌叫好。

 

離不開故鄉的男人很可悲,但小牛幫帶有文青氣質的男子,看盡小鎮的人事情感與事業受限,果敢離去,對比於劇作家差點成名卻逃之夭夭,令人莞爾。

 

世代差異是電影在風花雪月外的寫實呈現,上一代努力工作、嚴厲對待子女,但遇上啃老的兒子,始終沒輒,這也是台灣現在常見的社會問題。妙的是,小牛幫不想工作,也瞧不起工人,卻被工人無情追打,現世報來得迅速,相當痛快。

 

片中的女人比男人堅強,對比老是嚷嚷要改變的小牛幫,玩世不恭、說謊成性,最荒謬的是偷店家的聖女像當離職金,大膽卻無腦,只有到了關鍵時刻才會浪子回頭。

 

沒有目的的漫遊、理直氣壯不工作、沈醉舞蹈與劇作,費里尼鏡下的人物,活在當下、盡情享樂,卻在微風徐徐與人物交談間,吹響蛻變的號角。

 

小牛.jpg

《小牛》劇照/摘自金馬官網

 

 

 

《大路》(1954)與《卡比莉亞之夜》(1957)

 

大路描述潔索米娜被母親賣給四處表演的大力士,還被奪去貞操,卻得忍受丈夫的拈花惹草。可憐的女孩一夕長大,本可以跟走鋼索的男子私奔,卻決心死守家暴夫,卻在目睹一場意外後,魂不守舍、食不下嚥,最終被大力士狠心拋棄。

 

看似傻氣的女主角,其實很有藝術天份,還因為走鋼索的男子鼓勵,明瞭天生我材必有用。丈夫失手打死走鋼索的男子,也間接毀了她的愛情。多年以後,一首曲子勾起大力士對潔索米娜的歉疚,堪稱最悲涼的收尾。

 

女人的傻氣與執著,注定了被犧牲。誰不想成家、安居樂業呢?偏偏潔索米娜是失根的浮萍,沒有愛情的滋潤,也沒有獨立的事業舞台,連唯一的心靈支柱都垮了,這叫她情何以堪?費里尼的妻子瑪西娜將潔索米娜的悲苦人生演得發光發熱,忽喜忽悲,自卑卻又努力活著,就像那顆無意中撿到的小石頭,不起眼,卻有特色,也可能在你要遺忘的瞬間,折磨著你。

 

大路.jpg

《大路》劇照/摘自金馬官網

 

 

《卡比莉亞之夜》同樣由大路的瑪西娜主演劇情則是阻街女郎被男友騙錢,接二連三遭遇感情挫折,最後卻在陌生人的圍繞下綻放笑容。

 

片子在悲涼中流露生命的希望,人的改變不是靠禱告,自己就是生命的英雄。瑪西娜演活粗俗、愛打架的卡比莉亞,遇人不淑,仍有顆純潔、渴望愛情的心,追求幸福的積極無人能敵,也鼓舞了在愛情中跌跤的你我,比起大路的哀傷,更像黑暗中溫暖你的燭火。

 

卡比莉亞之夜.jpg

《卡比莉亞之夜》劇照/摘自金馬官網

 

 

 

《生活的甜蜜》(1960)

 

記者馬切洛周旋於多位女子,真正愛他的未婚妻卻獨守空閨,孤獨至極,因此緊迫盯人,卻讓他更想逃。

 

電影描繪活潑生色的羅馬,嬌豔得像朵玫瑰,燦爛綻放時,人人擠著欣賞;凋謝瞬間,群眾的背離也令人感傷。費里尼是電影玩童,作品必備跳舞場景,人物就跟舞會一樣,狂歡時刻,樂不可支,但曲終人散、各自別離,也難掩失落惆悵。

 

片子創造諸多歷史,瑞典女星安妮塔艾格寶以一場噴水池的戲,登上女神寶座,成為影史經典橋段,而飾演男主角的馬斯楚安尼造成為費里尼的御用明星。電影讓「狗仔」一詞誕生,以馬切洛的工作帶出八卦扒糞的娛樂記者,拍電影明星的緋聞也就罷了,謠傳聖母瑪莉亞出沒的村落也拍個沒完,大張旗鼓、唯恐天下不亂姿態,跟現在的媒體亂象有得拚。

 

每個女人就像馬切洛蒐藏的書,到手就晾在一旁。馬切洛與父親相遇,本該是溫馨時光,未料匆匆結束,讓自小沒父愛的他扼腕。而好友帶著孩子自殺,更讓人感嘆他從來沒有一個家庭範本,難怪對未婚妻若即若離,反覆折磨彼此。

 

男主角最後放棄了新聞與文學,成為廣告商,海邊遇見的女孩,彷彿提醒觀眾他已逝的青春熱情。而最後被搞砸的派對,賓主不歡而散、亂飛的枕頭絮、被抓的海中生物,更隱喻了新寫實主義的變調。

 

生活的甜蜜.jpg

《生活的甜蜜》劇照/摘自金馬官網

 

 

 

《八又二分之一》(1963)

 

電影導演面臨事業瓶頸,前往療養院養病。親朋好友接連探訪,製片人將他的新作評得一無是處,而他的情婦與妻子又折麼著他,弄得他瀕臨崩潰。

 

幻境、幼時的記憶,盡顯主角面臨困境,想逃之夭夭,而女人的溫柔鄉正是他所需要的安全避風港。片子藉一場沐浴戲,實現男主角當國王、讓女人服侍的夢,活潑、律動感十足,對比現實成堆雜事,每個人都想問他電影進度或是爭個角色,無法滿足所有人的他,成為妻子眼中最虛偽的男人。

 

破碎、不連貫的敘事、記不住的人物,在狂想間呈現大師野心,於苦悶中走出活路,連沸騰蒸汽、白衣天使都很療癒,讓片子在虛實交錯的故事中,雖記不得情節,卻有種解脫與救贖。最終用費里尼喜愛的團舞收尾,無憂無慮,又可以跟所有人和解,也帶出了大導能與眾不同,就是因為他懂得取捨、做自己,才能在電影這塊畫布上盡情揮灑。

 

八又二分之一.jpg

《八又二分之一》劇照/摘自金馬官網

 

 

 

《愛情神話》(1969)

 

根據小說改編,描述羅馬帝國暴君尼祿的時代,恩可波千方百計尋回愛人,卻遭逢背叛,地震過後大難不死,就此浪跡天涯。恩可波沿途遇上了荒淫的富人、鬱鬱不得志的詩人,一度淪為俘虜,還見證鄉間村民對半神人的崇敬,也嚐過失去男性雄風的滋味,最終在女巫的幻覺中治癒了性無能,也體會生死的無常,選擇坐船遠走他鄉。

 

片子場面盛大,呈現當時有錢人縱情聲色,男人沈迷於同性的肉體,女人也不掩飾性的飢渴,然而這些食色性也的經歷,不過像夢一樣,虛幻又抓不住。故事的主角,沒有忠誠可言,男人可被販為男寵,也可因娶「妻」倖免於貢獻給他人,但一切只能隨波逐流、順水推舟,沒有自主權。

 

場景華麗,動用的臨演甚多,以一張張過度化妝的臉與空洞的眼神直視觀眾,有種舞台劇式的誇大,但地震、船隻、迷宮決鬥,又發揮電影的優勢,呈現主角漂泊、動盪又暈頭轉向的旅程。

 

主角奇險又詭異的經歷,上一秒愛得難分難捨,下一秒愛人琵琶別抱。那些慾望難耐的時刻,交雜虛無,沒有永恆,只有片刻的喜怒哀樂。可笑的是連半神人、女巫,都不如男主角真實有力。

 

電影藉舞動、吟詩、訴說、決鬥,穿梭於羅馬帝國的不同階層,費里尼不愧是一代電影大師,用大量的幻想構築原著沒有的情節,游刃有餘處理虛實交錯,彷彿一場捨不得醒來的夢。

 

愛情神話.jpg

《愛情神話》劇照/摘自金馬官網

 

 

 

《阿瑪珂德》(1973)

 

描述靠海小鎮的日常,惡作劇是常態。老夫婦因兒子捉弄人而大吵,還要牽掛精神異常的親人;中學生以惡整老師為樂,成天幻想與心儀的女子親近;大美女傳聞甚多,迷倒一票男人,卻是個渴望安居樂業的女人。而這些平凡的人民,還是免不了保守天主教的制約與法西斯的橫行控管。

 

柳絮漫天飛舞與盛大的篝火,宣告春天的到來,沒有特定的主角,一如往常呈現費里尼鏡下的人們,狂歡勁舞、自由奔放,正大光明思春、惡作劇,大展生命熱情。電影也利用群體的頭部擺動,創造集體式的幽默,盡顯生活中處處是笑點。

 

難得看費里尼的片子悲喜交雜,凍結青春回憶與小鎮謠言,在人物的嘲弄與漫遊中,不忘摻點嚴肅的情節。政治方面,刻畫墨索里尼時期,人們景仰領袖,甚至沈醉列隊遊行與巨型船隻,但不明所以的審問也令人留存陰影。而人必經的終老別離,肅穆沈重,對比前段的吵鬧不休、爭個你死我活,譜出家庭生命週期的起落。

 

阿瑪珂徳.jpg

《阿瑪珂徳》劇照/摘自金馬官網

 

 

 

》》延伸閱讀--義大利電影課

 

喜歡我的文章嗎?

歡迎使用街口支付,

掃描以下條碼,

請我喝杯咖啡,

支持圓點點持續寫作喲!

 

我的收款QRCode 002.jpg

 

arrow
arrow

    圓點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