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出品的傳記類電影,丹尼史壯導演,尼可拉斯霍特、凱文史貝西主演。

 

美國知名作家沙林傑,求學之路受挫,卻立志成為小說家。起先不受肯定的他,在大學進修寫作,結識人生的伯樂惠特,幾經波折終於在雜誌刊登文章。二次大戰後,沙林傑飽受戰爭的後遺症困擾,最終仍克服心理障礙,完成舉世聞名的《麥田捕手》。然而他無法享受成名後的生活,選擇離群索居,閉門寫作,也不再發表隻字片語,成為作家界的傳奇。

 

001.jpg

》》預告片

 

 

 

聲音

 

沙林傑的寫作之路並非一帆風順,他的文章憤世嫉俗,對於角色形塑有所堅持,直到遇到惠特,終於調整寫作技巧。「聲音」是惠特教給沙林傑的第一課,簡單來說就是作者的敘事口吻。每個渴望說故事的人都有自己的風格,如何不讓風格蓋過故事本身,讓讀者能沉醉在小說家的文字,迫不及待閱讀故事情節,成為一大挑戰。

 

電影呈現了沙林傑的創作過程,看他用傳統的打字機拚命創作,我們開始對聲音有不一樣的感受。各式各樣的聲音在我們周圍環繞,我們不見得能捕捉其中的訊息,更別說化訊息為創作,然而沙林傑就是有本事,創造出引人入勝的情節,甚至讓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就是小說中的主角。

 

透過電影,我們看見沙林傑兩段感情失敗收場,只有寫作與冥想平靜其心。他的腦子有太多聲音迫使他以寫作抒發情感與思緒,卻讓他成為孤獨的創作者,連妻子都無法靠近,簡直像寫作的奴隸。

 

002.jpg

 

 

 

退稿

 

創作的第二堂課面臨的是退稿。所有大人物要成名前都必定飽嚐挫折的滋味,沙林傑也不能倖免。寫作除了寫寫寫、改改改,還真沒別的辦法。沙林傑面對紐約客雜誌的更改要求當然嗤之以鼻,然而就跟所有創作者面臨的問題一樣,在保留自我理想與迎合大眾喜好間拉扯,沙林傑顯然是厭惡傳統小說的美好結局,畢竟他的人生就不如其他小說描繪得圓滿,他選擇往現實靠近,也開創一條獨特的路線。

 

人生的現實往往難測,如果沙林傑屈就於現實,就不會有如此精彩的小說傳世。經歷了戰爭、與惠特的心結,沙林傑在一次次自我撕裂的創作中重生了,老天爺卻給了他婚姻的考驗。然而婚姻不是寫作,閉門造車就能小有成就,或是多失敗幾次就學會與伴侶相處。

 

尼可拉斯霍特將沙林傑桀敖不馴,孤獨又神祕的一面演繹得淋漓盡致,帶領觀眾一窺沙林傑無與倫比的寫作堅持、感情的悲歡離合以及內在的自我矛盾,尤其與凱文史貝西的對手戲讓人眼睛一亮,千里馬遇上伯樂的相知相惜讓人欣慰,寫作理想與商業現實的衝突令人惋惜。

 

003.jpg

 

 

 

 

為什麼

 

人生最難在於持之以恆。沙林傑靠《麥田捕手》功成名就,大可繼續他的出版生涯,然而他想起多年前惠特的話,即便沒有報酬也願意持續寫作,我們看見沙林傑的蛻變。出版曾經是沙林傑的目標,但出版並不能定義沙林傑,繼續發表文章對他來說實在沒有必要,因為他不再仰賴外界給他的評價,而是回歸創作的初衷。

 

「為什麼」比「做什麼」重要,人每天有24小時,盡情發揮是一天,懶散發呆也是一天。行為背後的理由指涉的是人的核心價值與需求,那就跟水面下的冰山一樣難以撼動,然而大多數人不見得願意往水面下探究,而是活在別人的期待,行屍走肉活著。沙林傑很慶幸找到了寫作的理由,是不是每個人都能像他如此幸運與堅定呢?不管怎麼說,要成為像沙林傑一樣的人是困難的,但他那份甘於為了筆耕與世隔絕的毅力,沒有多少人能做到,更增添他的神秘感。

 

 

 

》》延伸閱讀《黎明的承諾》

 

 

喜歡我的文章嗎?

歡迎使用街口支付,

掃描以下條碼,

請我喝杯咖啡,

支持圓點點持續寫作喲!

 

我的收款QRCode 002.jpg

 

 

arrow
arrow

    圓點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