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法國導演奧利維耶阿薩亞斯導演的電影,張曼玉在裡面飾演自己(Maggie)。

 

劇情描述尚皮耶李奧飾演的導演河內即將翻拍路易弗亞德的無聲電影《吸血鬼》,開拍的一連串不順,包括劇組人員的內部失和、對導演選角的質疑、一再延宕的拍攝行程⋯⋯等問題在女主角出現後非但沒解決,甚至引發一連串的衝突。導演情緒失控無法接續拍攝,劇組找了導演的好友來捉刀,第一件事就是讓配角取代Maggie,然而電影的拍攝真能因換角一帆風順嗎?

 

外來者

 

電影裡河內選擇東方臉孔的張曼玉演繹經典角色備受質疑,沒幾個人認同,拍攝行程大亂,完全沒人照顧不懂法文的Maggie,只有服裝師柔伊想和她親近,一次劇組人員的聚餐還想試探Maggie有無和柔伊發展的可能,讓人生地不熟的Maggie語言不通又更顯尷尬。

 

格格不入的外來者就像身上裹了一層「薄膜」,大家看得到卻又不敢接近,久而久之形成隔閡,這種身處異地的孤單很難言傳,也因此Maggie才會寄情於電影的服裝,甚至也變成自己演繹的女飛賊潛入別人房間偷珠寶。

 

irma vep.jpg

 

電影的困境

 

所有人都不懂為什麼河內選擇Maggie,認為這部片注定是場災難,一段Maggie接受採訪,主訪者拚命批評河內的想法,讚揚好萊塢的吳宇森新興的手法,貶抑法國當時的精英電影,Maggie卻不贊同,認為應該要有不同類型的電影存在。電影道破1996年法國電影的困境,二十年過去了,今日盛行的超級英雄電影同樣受到觀眾的喜愛,但也引來不少質疑,甚至許多演員跟導演拒絕接拍這類型的電影。

 

身為觀眾的我們對電影的選擇只有好萊塢嗎?筆者看了電影蠻有感觸,很多人對中東地區的電影不甚瞭解也不感興趣,沒多少人聽過筆者崇拜的電影《與巴席爾跳華爾滋》。大眾對世界的瞭解侷限於歐美相當可惜,我們所謂的人文關懷應該將觸角伸到世界各地,這也是筆者喜歡影展的緣故。能有機會觀賞平常我們不了解的哈薩克、中東地區的電影是身為影癡的榮幸。

 

irma vep002.jpg

 

舊瓶裝新酒

 

重拍一部電影要超越前作不容易,有些人甚至認為翻拍不是真的在製作電影,與其複製前作不如拍一部完全創新的電影,前陣子被罵翻的《驚奇四超人》即為一例。電影將路易弗亞德拍的版本與河內的版本放在一起除了演員臉孔不同根本沒什麼差異,多的就是劇組人員吵雜的聲音,與後續導演跟工作人員的叫囂衝突。

 

對照之下最後完成的初剪版本畫面失序,到處充滿雜訊與語焉不詳的符號與線條,如果不是看過前作的人恐怕不懂電影在演什麼,然而這樣的電影卻富有新意,很符合河內當初說的「現代」。觀察那些線條的移動比無聲電影演員誇張的演技有趣多了,尤其Maggie一回頭就很有神秘的東方氣息,那種現代感超越了她以前的武俠片,也看得出阿薩亞斯對張曼玉的欣賞。

 

irma vep003.jpg

 

失序的片段作為電影的結尾,留下錯愕的觀眾聽著Bonnie and Clyde。找來新導演後電影拍攝結果如何、 Maggie為何無故消失、女配角真的篡位成功與否⋯⋯這些疑問只能留在心中,隨著描述《我倆沒有明天》鴛鴦大盜的歌曲意猶未盡。

 

 

喜歡我的文章嗎?

歡迎使用街口支付,

掃描以下條碼,

請我喝杯咖啡,

支持圓點點持續寫作喲!

 

我的收款QRCode 002.jpg

 

arrow
arrow

    圓點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