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956年的美國歌舞片,改編自真人真事的歷史小說,華特朗執導,黛博拉寇兒、尤伯連納主演,獲得第29届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最佳藝術指導、最佳服裝設計、最佳原創音樂,以及最佳混音獎。描述英國教師安娜到暹羅,擔任皇室的家庭教師,西方的思想與東方文化的碰撞,安娜與拉瑪四世從衝突到達成共識,成為繼位的拉瑪五世的絕佳推手。

 

國王與我001.jpg

 

 

 

記得

 

電影於8/12在真善美戲院以數位修復版重映,開場前有主持人的提點,我們知道片子的特色,看電影也確實會注意淡黃色的修復光采、華麗的背景,精美的服裝、異國情調的舞蹈;放在腦子的記憶與連結能力,極容易被喚醒,可是過了十年、二十年,筆者還會記得主持人講的片子給他的感動嗎?恐怕只記得某個舞蹈、動作、人物的說話特色,不是陳述型的記憶,而是一閃即逝的畫面,電影就是有魔力,讓人保持心中的那份感動,穿梭時空。

 

安娜以獨自擁有皇室外的處所為條件,答應遠渡重洋來教學,怎知一到曼谷,拉瑪四世食言,假裝不記得,一副「我要你記得的事,你才能記得」,看起來專制霸道,口氣與動作彷彿成了要糖吃的孩子,安娜想講道理卻拿國王沒轍,可見國王的記憶不是重點,而是心理接受與否。

 

國王與我004.jpg

 

 

 

 

諸如此類

 

片子裡拉瑪四世很喜歡講“et cetera, et cetera, et cetera.”,中文譯為「諸如此類」,但重複講三次成了獨特的韻律,用現在流行的話就是「因為很重要,所以說三次」,剛開始拉瑪四世向安娜學習流利的英文,怎知後來太超過,連叫安娜吃東西也說“eat, eat, eat.”。

 

「三」是多,再加上手勢、語調,尤伯連納的演繹方式,把拉瑪四世的形象刻畫在觀眾的心中,可別忘了,當時的暹羅面臨西方的衝擊,拉瑪四世要擺佈的,可不是只有跟他唱反調的安娜,包括眾多的嬪妃與子女、國外使節的來訪、科學與信仰的掙扎,他不僅承受身體與心靈的痛苦,也要學習為下一代做準備與奮鬥。

 

有時我們會被「諸如此類」給嚇跑,驚覺要管的事太多了,不如來個不負責任,然而,追求卓越是終點站,路途難免遇到不順心的事,也讓人有鍛煉心智的機會。

 

國王與我002.jpg

 

 

 

 

湯姆叔叔的小屋

 

電影一段很精彩的戲中戲,改編自反奴隸制度的小說《湯姆叔叔的小屋》,融合了泰式舞蹈、信仰以及西方的科學觀念,也暗示了國王的新妃子不願受限於制度與壓迫,欲與情郎私奔。戲中戲的主角因神跡降臨,成功逃離追兵,可是現實令人無奈,沒有神佛幫忙,命運自選,究竟是走向毀滅抑或光明,全看個人,然而安娜的角色除了為了自己而努力,為情愛留下,她找到存在的意義,成了片名中讓人念念不忘的“I”。

 

 

 

》》延伸閱讀《歌舞片的經典不敗》

 

 

 

喜歡我的文章嗎?

歡迎使用街口支付,

掃描以下條碼,

請我喝杯咖啡,

支持圓點點持續寫作喲!

 

我的收款QRCode 002.jpg

 

arrow
arrow

    圓點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